【舊文】上海交大之旅(1999年)
某日無聊,用自己的名字當關鍵字在 Google 搜索,竟然意外找到一篇 1999 年底為交大友聲寫的舊文。乍見之下大吃一驚,因為我完全不記得寫過這麼一篇文了…
細讀之下,這篇文章果然佈滿了我的指印:當時我乃窮學生一枚,在系辦工讀的時薪不到百元,友聲雜誌慷慨的 「一字一元」 對我來說是極大的誘惑,每有邀稿必定 「滿千送百」、奮力灌水,務求寫得又臭又長… 但是除開那些枝節和廢言、除了內容的資訊有點過時,我覺得最後感想的部份寫得還滿中肯的。全文張貼如下。
上海交大之旅
經營管理研究所87級/Selina Ko
待在交大,已經是第五年了,其間也幫友聲雜誌寫過幾次校友採訪稿,每次只要聽到受訪者畢業於上海交大,第一個念頭就是,「喔,是老校友!」 直到近年來兩岸學術交流日趨頻繁,每年五所交大更一起慶祝校慶,這才漸漸調適過來,「上海交大」不是一個歷史名詞,而是一所實際存在的大陸重點大學,每年源源不絕培養出來的學生,有的比我還要年輕呢。
赴大陸交流訪問團
去年暑假,我在 BBS 上看到海基會舉辦「台灣大專青年赴大陸交流訪問團」,這是兩岸交流以來第一次由海基會率領台灣的大專學生到大陸重點大學參訪,尤其拜訪的對象中也包含了久聞其名的上海交大,因此懷著興奮又緊張的心情報名參加甄選,在 11 月 26 日終於順利踏上這次交流訪問的旅程。
此行總共拜訪了北京、南京、上海共七所重點大學,從北大、清華、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到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是最後一站,也最令我難忘。
對上海交大的印象
在此之前,我對上海交大的印象幾乎都是來自《友聲雜誌》。友聲經常報導來到台灣的上海交大老校友返回母校參加同學會的消息,描述這些老學長們在母校中撫物思昔,因此我對上海交大的概念一直停留在五十年前,正如我對上海的印象幾乎可以說是停留在張愛玲小說那個年代一樣。這次越過了時空的阻隔,到了上海,到了上海交大,所見所聞無一不令我震撼。
校園景致
上海交大目前擁有徐家匯、閔行、法華鎮路、上中路四個校區,這次我們拜訪的是徐家匯,也就是最古老的交大校區。這座世界著名的理工大學竟還保存著古色古香的大門,玄瓦紅牆,加上門口威武的兩隻石獅,像極了古代官府的大門。
進入大門以後,有種豁然開朗的感受,映入眼簾的是徐匯校區的古老建築,像在訴說著當年上海十里洋場的風華。我們到達上海交大的時候,是早上八點多,校園中的草地上已有許多學生正認真的在朗頌英文、演算數學。我們團員笑著互問,「早上八點半的時候,台灣大學生正在做些什麼呢?」 一個說,「還在睡覺。」 另一個說,「正要上床。」 大家臉上都是苦笑。
圖書館的欄干上掛著 「熱烈歡迎台灣大專青年訪問團蒞臨我校」 的巨大紅布條,還沒下車就看見一群上海交大的師生很熱情的在圖書館門口歡迎我們。我們就在圖書館聽了關於上海交大的簡報,參觀精心設計與保存的校史館。關於五十年前的校史,是很多新竹交大人都很熟悉的了,但過去五十年間上海交大的發展,卻少有相關的資訊。
上海交大簡介
到 1997 年底為止,上海交大學生人數近一萬四千名,其中本科生(台灣所說的大學生)有一萬零八百名,碩博士生兩千八百多名,正副教授一千兩百多人。大陸的高等學校學門分得很細,上海交大在傳統上屬於理工科為主的大學,共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動力與能源工程、電子信息、電力、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理學、生命科學技術、人文社會科學、建築工程與力學、化學化工、管理、外國語等十三個學院,本科專業 38 個,碩士點(修畢授與碩士學位的學程)72 個,博士點 42 個。
參觀徐家匯校區
走出圖書館時,已經接近 11 點了,我們只剩一個多小時可以參觀校園。原本上海交大的主要校區在徐家匯,隨著學生人數增加,使得校地不敷使用,但因市區地價太高,因此又在市郊增闢閔行校區。有點像是當初新竹交大的博愛校區太小、才又有了現在更大更新的光復校區。
我問一位領著我們參觀的同學,「怎麼分配誰在哪個校區上課呢?依照學院分配嗎?或是依照研究生、本科生來分?」他說,「不是的,一、二年級在閔行,三、四年級在徐家匯,不管哪個學院都是一樣,研究生兩邊都有。」他的回答讓我感到有些驚訝,「這樣不就被切分成兩半了嗎?參加社團活動的時候怎麼辦?」他想了一下說,「兩邊各有各的社團,各自獨立的。」這又令我更驚奇了。
在大陸,大學是可以自辦企業的。幾所擅長理工項目的高等學府均有高科技企業,一方面將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商品化,另方面學校是這些公司的股東,將來產品上市有了盈餘,也能對學校的營運有所助益。上海交大的校園中就能看到幾家電腦及周邊產品的銷售店,在校外也設置了營業據點。
上海交大的學生生活
上海女孩的打扮絕對稱得上是「與港台同步流行」,交大女生雖然不多,美女卻是不少,尤其多了一種端莊嫻雅的氣質。而上海交大的男生則和新竹交大的男生差不多一樣木訥,但更多的是透露出一種耿直自信與沉穩謹慎。
學生宿舍的中堂裡掛著幾面黑板,密密麻麻的畫著格子寫著數字,標題是「精神文明大樓寢室評分表」,據說寢室要是太過髒亂,會影響下學期的獎學金。非住宿生是不准進入宿舍的,我只能從一樓的窗戶偷偷張望一下:房間裡好像略小、略暗了點,設備和我們博愛校區的一舍相去不遠,可是擁有個人電腦的不在少數,學校的網路設施也很發達了。
接近中午時分,看見學生們三五成群的從宿舍裡走出來,手裡還都拿著一只白色的小臉盆,我們好奇的問,「他們要去哪裡?」 經過一番解釋才弄清楚,原來那不是臉盆,而是學校制式的餐碗,他們要到學校的食堂吃飯。我很努力的做出理解的樣子,但那盆兒扣在頭上當帽子都嫌太大,要是裝上一臉盆的麵,豈不是夠我吃上三天?
多數學生的交通工具是腳踏車,但上海的公車和地鐵也很發達,要到哪裡都是很方便的。學生們平常最喜歡的娛樂是運動,學校有各式各樣的運動社團,有時會聚在一起煮東西吃,假日就到附近的城市遊玩,有了長假,可以到更遠一點的地方,比如四川、東北、雲貴地區、西藏或蒙古。
兩地大學生的比較
在這次的交流活動裡,我對大陸大學生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們極為用功,對自己的專業非常投入。負責接待我們的同學,即使是三、四年級的本科生,對於自己專業領域的架構都能娓娓道來,更別說研究生了,這使我感到慚愧而且害怕。我不禁要想,將來畢業之後,他們比起台灣學生在專業上更踏實、在工作上更勤奮,而且薪水只要我們的十分之一,我們究竟拿什麼去和他們競爭呢?
另一件讓我驚訝的事情是,在比較差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裡,大陸大學生要比台灣大學生來得快樂、自信,也更具有理想性。他們對於政府的政策和效率,普遍感到滿意,甚至引以為傲。也許這是因為資訊不發達、缺乏比較基礎的緣故?我覺得,儘管我已經不可能再忍受過那種「戒嚴前」的日子,但還是對他們那種單純的快樂感到羨慕。和他們相比,既富裕又自由的台灣大學生實在太空虛也太不快樂了。
感想
大陸正以極快的速度在轉變,上海尤其是這樣。臨走的時候,我們不顧團長一再的催促,依依不捨的交換名片和通訊方式。「這是我的 E-mail 帳號。」 「我給妳我的呼機號碼,以後來上海要記得 Call 我。」 「下次來的時候,我領你們到閔行看看…」 我默默的承受著這溫暖的友誼,感動得許久說不出話來。
回程的一路上,我一直在思索我們和上海交大的關係是什麼。我們傳承了同樣的歷史、延續著那份屬於工程師的執著與驕傲。然而,雖然有著同樣的名稱、同樣的圖騰(校徽),我們已經成為兩個完全獨立的學校。對於像我這樣的新一代交大人來說,我的母校是交大新竹交大,因為上海並沒有我求學與生活的回憶。對上海交大的同學們來說也是一樣,他們從來沒有到過新竹,或許有人根本不知道新竹還有一所交通大學。
常聽人形容五所交大的關係像兄弟一般,但到了我們這一代,也許更像是堂兄弟 —— 我們的祖輩、父輩曾經同窗共硯、情同手足,而我們秉承相同的的姓氏、近似的庭訓但有不同的發展。
我在想,那種堂兄弟之間的關係是很微妙的,可以親如手足、近若友朋,也可以形同陌路。眼前我們的關係十分密切,也有許多正在進行的學術研究計畫,校友互訪時更是受到空前熱烈的歡迎,我不禁又想,這其中有多少是基於歷史情感,又有多少是基於現實利益?近年來學術界的競爭日趨激烈,幾所高科技導向的世界級學府更是如此。若我們無法在劇烈的競爭中維繫各自的學術聲望於不墜,這樣親密的關係又能維持多久?
也許我是多慮了,也許我不該想這些。真不知道有著這些奇怪想法的我,究竟是太過多情或太過無情?但是每當我想起浩瀚無涯的中國,想起靈活多變的台灣,想起充滿合作與競爭的過去和未來,心裡總有無限的感慨。飛機飛離上海那一刻,正是華燈初上的時分,地面的燈光一盞盞亮了起來,而我帶著滿腔感懷,沒入星空…
留言:
??, 2007-05-14
你好,我是上海交大的学生,无意中搜到你这篇文章,写的挺不错的,呵呵~ 有空再来上海,再来交大转转哦~ 和你文中描述的有很大变化了,呵呵。
Selina Ko, 2007-05-16
謝謝你的留言。中國這幾年發展非常快速,幾乎每年去上海都覺得這個城市又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了。我在 2000 年底去過閔行校區,當時覺得建築很雄偉但四週很荒涼,聽說現在也變得很熱鬧了。有機會也歡迎來新竹交大逛逛哦。
編輯紀錄:
- 寫於 1999 並發表於交大《友聲雜誌》,2006-01-18 發佈在無名小站《從竹科到矽谷》,後搬到 Blogger 並在隨意窩備份。
- 2019 年 8 月重新整理發佈於個人網站。
- 封面圖片:上海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