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不要給優秀人才過多的工作”

【書摘】“不要給優秀人才過多的工作”

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同樣的問題。衷心贊同這本書裡談到的論點:“不要給優秀人才過多的工作”。


日文書名: 《千円札は拾うな》(サンマーク出版)

中文書名: 《千萬別撿千元大鈔》(如何出版社)

作者: 安田佳生

書摘出處: 日經BP社 《優秀な人材には仕事をさせない》(原文連結已失效)

不要給優秀人才過多的工作

【日經BP社報道】最近讀了 Y-cube 社長安田佳生的專著《千萬別撿千元大鈔》。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很多,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標題那句話。

如果是優秀人才,會被分派大量工作去幹,這是沒辦法的事,而且這也證明此人優秀。對於這一點,我從未懷疑過其正確性。但是,安田先生卻對此予以堅決否定。

按我的理解,安田先生的主張背後暗藏著這樣的意思:“歷史總是反復呈現穩定的時代和變化的時代,而現在正處於變化的時代。” 泡沫經濟崩潰之前,那時東西只要生產出來就能賣出去,毫無疑問是穩定的時代。安田先生在這本書裏形容那時是 “只要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勤勤懇懇努力工作,自然會幹出成績。就是說勞動時間和收入是成正比例的”。

與那時相比,現在是變化的時代。安田先生指出,“只要你生產的是靠時間解決問題的商品,從長遠眼光來看,就絕對不可能戰勝同行業的其他公司”。而讓人茅塞頓開的是安田先生對此的分析:“什麼是 ‘勤奮’、怎樣叫做 ‘努力’,說起來 ‘詞語的定義’ 已經今非昔比了”。

按安田先生的說法,以前的努力是指 “花費比別人更長的時間做和別人同樣的事”,以前的勤奮是指 “不偷懶,認認真真做事”。另一方面,現在的努力是指 “想方設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出成果”,現在的勤奮是指 “思考怎樣才能得出和別人不同的結果,琢磨出新辦法並付諸行動”。也就是說,現在勤奮的對立面不再是 ‘懶惰’,而是 ‘不變’。不斷求變,這才是當今時代所追求的 ‘勤奮’(安田)。

我體會到,“不給優秀人才過多的工作” 這句被我當作標題的安田語錄的含意是,“應該給優秀人才以自由時間,讓他們發揮生發變化新事物的才能”。安田先生在這本書中這樣寫道:

“不優秀的人,當他空閒時,那僅僅是一段空閒時間,而所謂優秀的人,當他有空閒時,他會在有意或無意間把這當成 “思考的時間”,而且實際上,他必定會創造出一些新東西。(中略)沒有比給予優秀人才 “自由的時間” 更高效的策略。好不容易網羅到優秀人才、業績卻不見增長的公司,是因為不懂這個道理。因為不懂,所以在分配工作時,“既然這傢夥能幹” 就各種工作都壓到優秀人才頭上。結果,優秀人才忙於做好眼前的工作,也就無法創造新東西了”。

剛一接觸安田先生的這種主張,首先浮現到我腦海中的就是 “豐田方式” —— 為了明天賺錢而不斷變化,不明白的問題深入思考五次。與安田先生的主張驚人地相似。確實,按照豐田方式,一邊為了提高今天的業績而開展活動,同時也為明天做了準備。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與安田先生的今天與明天的工作區分進行(按我的理解)的主張有些許的不同。然而,考慮到在豐田方式下,嚴格要求管理階層發揮 “創新型領導” 的作用,不僅要督促下屬提高今天的業績,更要鞭策下屬進行革新,那麼它們在根本上應該沒有多大的差異。(記者:富岡 恒憲)

中文書名: 《千萬別撿千元大鈔》(如何出版社)


留言:

Cliff Wang, 2006-04-14

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優秀,但是一直都不給自己過多的工作,這樣算不算是自我安慰的一個好方法?

Ann Lai, 2006-04-27

我認為應該是給優秀人才較多規劃性的工作,讓她去想去思考,如何可以做的快做的好,有些細部執行瑣碎的工作,如果給優秀的人才,那她就會失去優勢…

一邊做著瑣事一邊感嘆的 Ann…

熊太, 2006-10-14

2006 年 10 月 25 日會出版中文版《千萬別撿千元大鈔

Selina Ko, 2006-11-13

Dear 熊太,
謝謝!昨天在清大夜市大學書局看到,順手買了一本,作者還真是個名士派的傢伙,有這種老闆一定很不錯… 除了這篇報導引述的一章,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論點還包括:

* 有能力的女性每一個人都很時髦(嗯,終於有個好理由可以在明年又多買八雙新鞋…);員工的用錢能力決定公司的業績(老闆,為了你好我要多加幾個零在上週送出的預算書裡…)

* 不浪費就沒有富裕(媽,真的不是我太揮霍,你看人家專家都這麼說…)

* 男朋友要從 “有女朋友的人” 裡找(真是當頭棒喝,我應該要來實驗一下看看…)

* 捨棄挖了二十公尺深坑的能耐(好巧,上週五我和 Ann 還說起相同的比方…)

頗有趣的書… 


編輯紀錄:
  1. 寫於 2006-04-14,最早發佈在無名小站《從竹科到矽谷》,後搬到 Blogger 並在隨意窩備份。
  2. 2019 年 8 月重新整理發佈於個人網站。
  3. 封面圖片:Photo by rawpixel.com from Pexels
相關閱讀:
selinako

selinak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