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兩個名字

【雜感】兩個名字

剛剛結束為期 11 天的返台休假及出差行程,這些日子以來每天吃好得好睡得飽、不亦樂乎,昨天剛下飛機回到美國準備通關的時候,發現自己差點連英語都不會說了… 原來語言習慣跟時差一樣,都需要調適啊…

這讓我想起去年一位女同事休完產假回公司上班的第一天,打了通電話給我:『喂,Selina 嗎?我是 Jen-Yu……』我:「蛤? “蒸魚”?誰啊?… 喔!Stephnie 啊!」我認出她的聲音,大笑起來:「妳怎麼放完產假以後就變成 Jen-Yu 啦?」『喔,沒有啦』,她也不好意思的笑了,『我媽來幫我坐月子的時候都叫我的中文名字,一下子改不回來。』

不知道是誰規定的,好像每個到竹科工作的人都得有個英文名字,在矽谷工作的華人就更不用說了。當然也有少數人堅持按照中文名的讀音直翻(依我的經驗,比例少於 10%),或是取中文名的英文縮寫(例如著名的 M.K. 、K.Y. 等等),不過大多數人還是從善如流的自己取個 Michael, Jack, David 之類的英文菜市名。

我覺得原因有二:

  1. 對老外來說,中文名字的羅馬拼音通常很難唸,而且給人一種「雌雄莫辨」的困擾;
  2. 在竹科工作的人為了表示洋化或表示親切,互相不稱職銜而直呼其名,可是明明台灣社會又沒有這種傳統 — 連名帶姓的叫,似乎太正式或太沒禮貌;把姓省略只叫中文名字,好像又太親近或太肉麻,給人一種「非親非故的,你幹嘛一直跟我裝熟?」的錯覺。所以取個簡單的英文名字當做 Proxy 成了很好的解決方法:好唸又好記、看一眼就知道是男是女所以寫信時不用擔心 he/she 不分、叫起來好像很親切但又好像不是在直呼本人的名諱。

但也正是因為這項奇特的職場風氣,讓我的朋友明顯分成兩大族群:叫我中文名字(XY)的人都是親戚或學生時代的朋友,叫我英文名字(Selina)的則是開始工作以後才認識的朋友。我其實沒有刻意區分,不過不知道為什麼,這兩群人在我心裡就像是一個杯子裡的油和水,無法混在一起。

休假歸來,我的 XY 的日子就忽然結束了,我又變回 Selina 了…

註一:
My bossy boss 選在農曆年期間動手術,不算大刀,不過一個星期不能說話,讓我免除了去年端午節的夢魘,過了一個快樂的農曆年,呵呵……

註二:
日本人就很愛用日文姓名的音譯,而且不管是姓還是名都 「樂樂等」(很長的意思)。幸好我學過一點「五十音」,不然還真唸不出來… 「雌雄莫辨」 的困擾就更不用說了。


編輯紀錄:
  1. 寫於 2006-02-09,最早發佈在無名小站《竹科到矽谷》,後搬到 Blogger 並在隨意窩備份。
  2. 2019 年 8 月重新整理發佈於個人網站。
  3. 封面圖片:彰化芬園老家土磚屋,by Selina Ko, 2002-02-11.
相關閱讀:
selinako

selinak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