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他嚐了那把切藥的刀
有時候真的覺得很難向我手底下的小美眉解釋,我叫她 key-in 客戶和潛在客戶的資料,並不是在虐待她,而是為她好。
其實我當主管的經驗很有限,從去年起先後只帶過兩個人(一位是過去式,一位是現在進行式),她們兩人的背景也很相似(家裡說廣東話的ABC、UC 體系不錯的大學剛畢業),不鬧失戀的時候工作也還算認真,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每次我要她們把 sales leads 拿去建檔,她們總是能拖就拖,能賴就賴。要她們做投影片或影像編輯倒是挺投入,自動自發的千修萬改,直到我出言叫她們別再浪費時間為止。
我不知道為什麼她們會覺得 “做投影片” 這類有立即成果的工作就比較高檔,“建資料庫” 這類打字員的工作就比較低下。我的看法正好完全相反。
第一、建資料庫的過程,是認識客戶並且熟記他們名字的最佳機會。
第二、如果有足夠的好奇心,還可以更深入去了解客戶都在做些什麼產品,市場上有沒有其他公司也在做類似的產品等等。
這些都是日積月累的馬步功夫,可是長期來看非常重要。
要在一個職位上做得出色,我覺得有三種知識很重要:第一種是泛用型的知識,例如語言和常識 (common sense),不管做哪一行、哪個職務都用得到。第二種是專業的技能,例如財務、行銷、研發,也就是加入某個部門必須具有的基本功夫。第三種則是對自己所處的公司、產業的了解。
在我看來,“磨練美編的技巧” 屬於第二類,“了解客戶類型及需求” 屬於第三類。我必須很殘酷的指出,不是相關科系畢業的人,軟體工具又不熟,日後進步再多也比不過復興美工的畢業生--畢竟人家是專業。(要是我半路出家去學電路設計,幾個月後竟然可以比研發部門的工程師做得好,那唸 EE 的人都去死一死好了。)
何況美編是小公司的 MarCom 人員逼不得已才必須自己動手的技能,要是將來公司長大了、預算變多了,這些我都可以外包給廣告公司做;到時候要是你還只會做投影片,看我不把你裁掉才怪。
可是如果你了解客戶、了解產業,那就不同了。這類的知識有錢也很難買到,而且沒有任何新鮮人(比你廉價的人)一畢業就具備這種知識,培養起來又要很多年。這才是你每年薪水可以一直往上加的理由。
此外包括要能把新聞稿寫得好、要能提出好的廣告創意、要能從厚厚的技術文件中摘錄出產品賣點、要能在市場上眾多競爭者中成功定位自己的產品、要能幫 sales 留意潛在的市場機會… 也都是靠著對於現有客戶及潛在客戶的了解。
在夠斤兩可以跟著 sales 一起去拜訪客戶之前,我想不出有比 “建資料庫” 和 “勤讀產業新聞” 更好的馬步功夫。而 “讀新聞” 是真的一年半載裡一點成果也看不到,”建資料庫” 至少還得到一個分類完整的 mailing list,以便日後有新產品發佈的時候可以寄信去轟炸人家。而且我真的沒有把手底下這兩個美眉當做打字員的意思,這些事我自己平常也在做,有時候一口氣量太多消化不掉才找她們幫忙。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故事:古時候有個小學徒(有的版本說是年輕時的華佗)到深山裡跟一位神醫學藝,師父有一帖獨門藥方從來都不肯傳授給弟子。二十年後,這個小學徒終於還是把師父的祕方偷走了--他每天晚上打掃收拾的時候,都會去偷嚐師父留在桌上那把切藥的刀……
很不幸做為小主管的我,並不是那個握有神奇秘方的名醫,不然我是很樂意傳授分享的,然後一切就都簡單了。充其量我也還是個小徒兒,只不過入行早幾年。我的大老闆也是很樂意分享的人,可惜他也不是握著那把切藥刀的人,不過他在這一行已經快 20 年,經常可以一嚐就猜中答案。
那把刀握在客戶手上。所謂 “配方” 就是市場需求,而市場需求又是經常變來變去的。
我們的工作就是嚐遍百草,記清楚它們各別的滋味,然後每晚去嚐那把冰冷的、鋒利的切藥刀,比對記憶裡(資料庫裡)的 entry,直到我們也學會一嚐就猜到那是什麼新配方為止。這就是馬步功夫。
但是生命很短、可做的事情很多,我也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那麼想出人頭地,所以笑笑的唸了她們幾次之後就不再說了。不過有時候還是會很想跟她們說:
“妳知道嗎?王語嫣雖然完全不會武功,可是她是靠著博覽群書救了段譽… 還有楚留香身邊的蘇蓉蓉也是,還有那個李紅袖更是經典,易容術就像是我們這一行的產品包裝,要做得好也是要靠長久深入的市場觀察…”
誰來教教我 “段譽” 和 “王語嫣” 的英文(或廣東話)要怎麼說啊?
Cliff Wang 於 2005-09-29
基本上金庸是香港人,所以段譽和王語嫣她們應該都懂。再不然用寫的一定知道,我會用廣東話的發音,雖然不標準但是她們應該聽得懂。怕就怕她們不看武俠小說,那就沒法子了… 不過我最近發現非專業性的東西,就算懂得再多,人家都會覺得一愣一愣的,然後漸漸的就覺得你在狗屁。我的新職位是CBSO:Chief Bull Shit Officer….
selinako 於 2005-09-29
哈哈… 好個 CBSO… 以後要對你尊敬一點。今天有人轉寄一則笑話給我:某人到國外出差時,看見一個老美在辦公桌旁貼了一張字條:
* 所謂理論,就是我們知道為什麼,但是什麼都行不通;
* 所謂實務,就是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但是都行得通;
* 本公司理論與實務已經結合為一:什麼事都行不通,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這該不會是在貴公司的總部大樓看到的吧…(笑)希望經過你三個月的努力,把理論和實務做另一番結合:什麼都行得通,而且也都知道為什麼。
PS:她們連中文字都讀不懂,除非這裡的中文台播過粵語版的《天龍八部》,不然我看說了也是白說。可是她們居然會從灣區開車六小時殺到 LA 聽周杰倫的演唱會… 我是台灣人我都聽不懂他在唱啥… 這算是代溝嗎?
Cliff Wang 於 2005-09-30
這不是代溝,是生活方式不一樣罷了… 我不知道我們公司知不知道理論,但是實務上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都搞不懂為什麼就是了。不過每個人都很忙哦,也都覺得公司不能沒有他,埋頭苦幹的。我有一天跟他們說,其實最可怕的是當大家都很忙,而卻沒有實際成果的時候,內耗比什麼都不做傷害更大。
很多時候我和大家開開會都會冒出三條線,沒有人要得罪人,也沒有人要吵架,然後事情就擺給它爛,好像天垮下來老闆會頂著先。也許是英雄主義的關係,大老闆就是一副我最行的樣子,六十多歲的人還精心運動健身節食把自己瘦到和高中時候一樣。天曉得這樣會不會多做一些生意,不過我倒是確定他很想聽到人家說他瘦到不行,然後一副很羡慕的樣子。
小老闆每天瞎忙,但是你不能拆穿他哦,雖然他全身都是破綻,我還是要努力地替他找好藉口。慶幸的是以前的日本老闆雖然離開了公司,十月底要來灣區找我,他說要好好跟我談一談,最好是帶個大禮物來,比如說年薪二十萬美金,或是我兒子真的不行,他只喜歡和電腦玩,但是我的兩千萬美金資產和事業你來幫我管一下好不好咧…
總之三個月是我給這家公司的最後機會,整個台灣和大陸的運作我都交給我底下的經理做了,我跟他說,不管你做得好不好,我是不會回來接你現在的位子了,我給你了就給你了,不會要回來,你自己好好幹。結果我老爸比我還擔心,說我如果沒工作怎麼辦?倒是我不這麼擔心,反正再找過就是了,今年剩下三個月,這三個月就決定未來,算命的說我明年開始轉運,從 2007 年開始連旺八年,但是四十歲以後要守一點。這兩年他說的都蠻準的,我 2003 年去找他的,看看到時準不準。或許真的要沒退路了,才能自己開創事業,我的一個好兄弟放棄明年做上櫃公司 CEO 的機會,賭上身家把大陸分公司買下來,今後就要開始衝了。或許我的三十五歲創業計劃要改成三十一歲了…
其實有時想想,我也不是不知足,一年可以領三百多萬的人也真的不多,只是我就是想拚一拚,也不是一定要變成有錢人,總是人生就走一次,有拚過總比沒拚過好吧。只要讓我拚得過,我第二個夢想是成立一個非營利性機構,花錢幫助沒錢的小孩讀書,然後等他們長大再捐所得的百分之二十回饋基金會,從小培養到大,因為要改變家庭狀況,唯一的一個方式就是受教育…
Selina Ko 於 2005-09-30
今天下午我躲到廁所裡哭很久:從前被我暱稱為 “大師兄” 的同事要走了,理由是因為跟 “師父” 不合… 我知道企業的本質是殘酷,可是我還是經常會哭…
17 歲以前我的夢想是當作家,直到升高三的暑假參加了一個教育部舉辦的文學營(擇優可保送中文系),才發現自己跟其他想當作家的同儕根本是 different animal:我太理智,太冷酷(相對於他們),也太 “溫室花朵”,所以在最後一年大轉向,選擇管理學院的推甄。
我當時也覺得自己應該是可以做生意的料,如果將來我賺很多錢,我要開一家非營利的出版社,因為好的書可以影響好幾代人,而且可以養很多好的作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 杜甫當年做不到的,我來幫他做到。
而且經過多年的商場歷練,我對人性也會有更深刻的洞察,會因為經歷過痛苦而學會悲憫,也許那時候我才真正能夠寫出動人的文章…
我至今還是這麼希望…
Oyster 於 2005-10-01
喔呵呵呵~ 現在你知道你弟有多好用了吧~
selinako 於 2005-10-03
To Oyster, 哈哈,你的確是好用又便宜… 寒假要不要再來啊?
編輯紀錄:
- 寫於 2005-09-28,最早發佈在無名小站《從竹科到矽谷》,後搬到 Blogger 並在隨意窩備份。
- 2019 年 8 月重新整理發佈於個人網站。
- 封面圖片:Photo by Valeria Boltneva from Pexels